手機保護配件心得:保護貼

2025 年 11 月 5 日

因為我家手機保護貼不常換,每次真要換的時候都會忘記自己上次買了哪牌、要翻很久的訂單歷史,剛好最近比較常用淘寶,有機會比較一下台灣和中國的品牌,反正也不是多貴的東西,就多買了幾張,記錄一下心得。

我的使用情境:室內居多,出門時手機和錢包鑰匙等一起丟手提小包內。

然後我覺得 AppleCare+ 和保護貼涵蓋的層面不太一樣,我不可能因為觸控手感衰退而特地敲壞手機、浪費資源,然後自負三千多換整新、處理轉移,所以不會納入探討。

TL;DR

台灣品牌

  • 最貴的款式規格其實不錯,但和中國品牌相比可說是毫無競爭力
  • 唯一好處是方便的官方通路(當面比較、服務、立刻拿到)

中國品牌

  • 每張 NT$50-100:優先考慮大廠,基本都是無明顯缺點(註 1)
  • 每張 NT$100-400:品質機能與前項相比無明顯差距(不值)
  • 每張 NT$400-900:大致上一分錢一分貨,可有更強性能(註 2)、免頻繁更換

註 1

明顯缺點定義:干擾螢幕正常運作、扭曲或遮擋圖像、殘膠、施工失敗率過高

註 2

更強性能定義:鍍膜耐久度、光學性能(AR、透光等)、機械性能(硬度、抗衝擊等)

選購注意

  • 便宜款常換、或高價款貼後不理都是有效選擇,看時間成本或使用環境
  • 除非趕時間拿現貨,否則不要在台灣通路購買中國品牌
  • 若未提及 AR,一律當作沒有
  • 便宜貨無 PVD(蒸鍍、濺鍍)工法,兩月內鍍膜大機率會有明顯耗損
  • 若未提及基材(如康寧、肖特),一律當作普通低性能玻璃
  • 若未明示保證黑邊無遮擋,須做好心理準備
  • Lip 較寬厚(咬進螢幕較多)的殼建議搭配無黑邊款、或乾脆殼貼選同品牌
  • 聽筒遮不遮看個人偏好,我會用牙刷清,所以喜歡無遮款

詳細心得

下面的產品心得從最近這兩年開始,更早的我翻不到訂單了(唯一印象是以前都用 imos,但既然找不到訂單,而且製造工藝會進步,硬要比也沒什麼意義)。

高價保護貼的部分我選擇買 Torras 來進行比較,沒什麼特別的原因,只是它賣場款式整理得比較整齊好找,有些品牌的淘寶賣場實在是太亂了。

使用的手機有兩支 iPhone 15 Pro、剛換的兩支 iPhone 17 Pro Max,下面依照保護貼使用的時間序列出。

A 機(iPhone 15 Pro)

「hoda」Premium Clear 亮面康寧 AGbC

hoda – Premium Clear 亮面康寧 AGbC 保護貼
  • 使用時間:2M
  • 價格:NT$890
  • 輔助工具:指推無塵倉
  • AR:無
  • 黑邊:有
  • 遮擋:無
  • 嚴重缺點:未摔機無故從中裂開
  • 替換原因:裂開(替換時觀察無明顯刮痕)

心得:我從 iPhone 4 用到現在 17 Pro Max,頭一次遇到自己裂開的保護貼,可能純粹運氣問題,後面有再給 hoda 機會,但不想再買同一款。

「Torras」Insta-II Master 亮面玻璃

Torras – Insta-II Master 亮面玻璃保護貼
  • 使用時間:7M
  • 價格:NT$690(台灣)
  • 輔助工具:指推無塵倉
  • AR:無
  • 黑邊:有
  • 遮擋:無
  • 嚴重缺點:無
  • 替換原因:摔機角落裂開(替換時觀察無明顯刮痕)

心得:純粹因上一張破裂臨時要買,剛好那時買 Torras 的殼,順便好奇試一下同牌保護貼,印象就是沒感覺到什麼缺點,但也沒有什麼特別讓我記住的優點。

「hoda」AR 玻璃

hoda – AR 玻璃保護貼
  • 使用時間:14M
  • 價格:約 NT$950
  • 輔助工具:指推無塵倉
  • AR:有
  • 黑邊:有
  • 遮擋:螢幕四角
  • 嚴重缺點:R 角遮擋螢幕
  • 替換原因:測試閃魔順便換(替換時觀察無明顯刮痕、AR 未耗損)

心得:AR(抗反光)效果明顯,但就是 R 角會擋到螢幕,只是工作忙懶得再換;不過也因為用很久,而發現它的 AR 鍍膜還真耐用(下面有比較圖),不會像舊款 MacBook 螢幕那樣有鍍膜脫落現象。

hoda AR 玻璃保護貼遮擋到 iPhone 15 Pro 的螢幕四角

「閃魔」3D熱彎 AR 康寧

閃魔 – 3D 熱彎 AR 康寧
  • 使用時間:全新
  • 價格:約 90RMB(~NT$390)
  • 輔助工具:滾輪無塵倉
  • AR:有(但效果不如 hoda,耐久性未知)
  • 黑邊:有
  • 遮擋:無
  • 嚴重缺點:無
  • 替換原因:–

心得:這支 15 Pro 換下來當工作備機,就順便試一下閃魔中高價款的效果,以這個價位來說這張膜算是毫無過錯,R 角也比前一張 hoda 漂亮,但 AR 效果不如 hoda,3D 收邊品質和最下面的 Torras 高價款有得比。此外,閃魔還有更頂級款式(148RMB 氮晶膜、122RMB 3D 熱彎肖特),但這兩者都沒提到 AR,這是我看重的,所以我不想買。

B機(iPhone 15 Pro)

「hoda」亮面玻璃

hoda – 亮面玻璃保護貼
  • 使用時間:15M
  • 價格:NT$590
  • 輔助工具:指推無塵倉
  • AR:無
  • 黑邊:有
  • 遮擋:無
  • 嚴重缺點:無
  • 替換原因:疏油效果下降、刮痕

心得:和上面 A 機第一張 hoda 同時買,因為我好奇在 hoda 品牌內不同價位會差多少,結果是各有各的缺點,這張鍍膜比較沒那麼好,但 R 角沒問題,然後因為懶得換還是用了一年多,倒是沒有破損。

「imos」Solid-EX 3D 亮面康寧 AGbC

imos – Solid-EX 3D 亮面康寧 AGbC 保護貼
  • 使用時間:8M
  • 價格:NT$1290
  • 輔助工具:無
  • AR:無
  • 黑邊:有
  • 遮擋:無
  • 嚴重缺點:無
  • 替換原因:換機(替換時觀察無明顯刮痕)

心得:距離上次買 imos 有段時間了,原本以為 2025 年無塵倉是廢話標配所以沒寫,沒想到收到打開還真沒有,但我自己目視對位手工貼膜也沒失敗過,所以也不是什麼問題,只是為 imos 的一貫精神感到敬佩。

這張雖貴,但除了 3D 收邊比較像 2.5D、缺少 AR 以外,其他方面都還不錯,畢竟是舊產品,尤其是表面鍍膜還滿耐用的,丟包包八個月,我只有拿攝影用的大瓦數燈照才看得到細微太陽紋。

C、D 機(兩支 iPhone 17 Pro Max)

「閃魔」亮面玻璃(最基本款)2 片裝

閃魔 – 亮面玻璃(最基本款)2 片裝,銷售榜首閃魔 – 亮面玻璃(最基本款)2 片裝
  • 使用時間:一週(見下方原因)
  • 價格:約 16RMB(~NT$69)
  • 輔助工具:對齊框架
  • AR:無
  • 黑邊:無
  • 遮擋:無
  • 嚴重缺點:無
  • 替換原因:純粹為了交叉測試

心得:剛拿到 17 Pro,暫時用便宜款保護貼擋一下,順便當作實驗。這款是銷售榜首、通常大家說「便宜的買一堆、耗損隨便換」指的就是這個。

以這個價位來說我覺得沒犯什麼錯,但機能就真的很基本(疏油效果不佳、觸控滑動摩擦力大、沒 AR、收邊僅 2.5D)。

「Torras」原感 Pro 3D 熱彎 AR 玻璃(第二頂級)

Torras – 原感 Pro 3D 熱彎 AR 玻璃保護貼
  • 使用時間:全新
  • 價格:約 138RMB(~NT$597)
  • 輔助工具:滾輪無塵倉
  • AR:有
  • 黑邊:有
  • 遮擋:無
  • 嚴重缺點:無
  • 替換原因:–

心得:3D 收邊和上面 90RMB 的閃魔同一等級的好,但 AR 效果、觸控順滑度再更好一些,只是這類鍍膜品質還需要時間驗證。

「Torras」原感 Ultra 3D AR 肖特(最頂級)

Torras – 原感 Ultra 3D AR 肖特玻璃保護貼
  • 使用時間:全新
  • 價格:約 198RMB(~NT$856)
  • 輔助工具:滾輪無塵倉
  • AR:有
  • 黑邊:有
  • 遮擋:無
  • 嚴重缺點:無
  • 替換原因:–

心得:有感的薄,其他屬性官方規格說比前一張 138RMB 的 Torras 原感 Pro 還要更好,但我看數字是覺得⋯⋯就好一點點啦,值不值得就要看個人了。


雜項對比圖

以下是一些我趁換下來的時候拍的對比圖。

保護貼弧面收邊工藝比較

弧面收邊工藝,可以看到一樣是 3D,但閃魔的效果更明顯,我翻到背面看,是真的有彎下去,不過 imos 那張可能已經是兩年前的工藝了,現在的確是不值得再買,但也不能做出脫離脈絡的武斷評論。

保護貼 AR 效果比較

AR 效果,左上是 iPad 貼普通塑膠膜、左下是 iPhone 15 Pro 無傷的原螢幕,我是拿單眼固定曝光參數、從同一角度拍的,所以是客觀比較。

需注意的是右上角 hoda 已經使用一年多了,還是比全新的閃魔效果更好,如果你覺得看起來不明顯,那是因為燈泡瓦數很高,實際上日常使用差異滿明顯的。